临漳新闻>>临漳社会民生

邯郸临漳郭贵昌:连考三年终圆梦

2017-06-07 15:24:06 来源:邯郸晚报

大学期间,郭贵昌(前排左四)与同学合影 “我们那个时代的高考压力要比现在大得多,现在的孩子,高考考不好,还有很多选择。可生于农村,像我这样家庭贫困的孩子只有考上了大学,才能跳出农门,考不上只能回去种地。”郭贵昌说。他本人参加了1982年、1983年、1984年三届高考,“其实越坚持‘压力’越大,庆幸的是,我的结局还算美好。”

出生于1964年的郭贵昌,是家中的老小,上有两哥一姐,在他还蹒跚学步时,母亲因病去世。此后,父亲一人带着他们兄妹四人艰难度日。儿时的他也曾贪玩,直到初中时期,看到村里有人考上大学,毕业后到城里工作,彻底告别贫困,他突然明白,若想改变当前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状态,考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。

1980年,怀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,郭贵昌背着简单的行囊,从临漳县章里集乡后章村只身来到全县最高学府——临漳中学。雄伟的大门,宽阔的操场,明亮的教室,高高的白杨,儒雅的老师,热心的学长……崭新的高中生活让他这个来自偏僻农村、从没见过大世面的农家孩子兴奋得有些窒息。“我竟然能来到县城读书,下次我一定要走得更远,直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。”16岁的他暗下决心。

兴奋过后是艰难的跋涉,成功之前必要经历化蛹成蝶的痛苦,这滋味让郭贵昌刻骨铭心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高考制度恢复不久,正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时期。郭贵昌回忆,那时候临漳中学高中一届只招三百名学生,虽然都是来自全县的佼佼者,一考成名的却是凤毛麟角。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,晚上教室熄灯了,同学们就点上蜡烛、煤油灯,老师撵都撵不走,经常是晚自习的同学没走,早自习的同学已来了,教室里24小时有人在学习,每人的书桌上都堆着高高的学习资料。

追梦的路上布满荆棘,虽然倾尽全力,但郭贵昌仍以2分之差未通过省预考,无缘1982年的高考。在老师与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,他又重新备战一年,1983年,他顺利通过预考,可最后又以1.5分落榜。“当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沮丧,家里条件不好,我实在张不开口说自己还想再复读。”郭贵昌至今还记得三十多年前那个炎热的下午,他跟着父亲在地里劳作,不善言谈的父亲突然叹了口气,对他说:“想读就再读一年吧。”可命运总爱跟人开玩笑,就在1984年高考前一个月,郭贵昌的父亲从房顶上摔下来,导致大腿骨折,需要住院治疗,生活不能自理。大哥要工作,二哥在部队,姐姐即将临盆,谁也无法长期陪在父亲身边。此时,放弃大学梦,照顾重伤的父亲已然成为郭贵昌唯一的选择。关键时刻,堂姐芙蓉站了出来,“贵昌就差这么一哆嗦了,不能停学。你们放心,家里有我呢。”1984年的夏天,郭贵昌终于不负众望,以超过提档线30分的成绩考入邯郸师专,他的梦想终于成真了。

大学是一番全新的天地,少了升学的压力,多了一展抱负的野心,郭贵昌拼命汲取着知识的养分,进文学会、参加演讲,他从没想过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多彩。“付出有多大,收获就有多大。这是我对奋斗的感悟。虽然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也没有令人惊羡的业绩,但我无怨无悔,因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竭尽了全力。”郭贵昌说。 (记者郭晓月)

责任编辑:实习编辑李珊珊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